作者: ? ?時間:2025-08-28 17次瀏覽
機械加工污水處理:技術與設備適配方案
機械加工污水主要來自零件清洗、切削冷卻、電鍍涂裝等工序,成分復雜,含有油污、金屬碎屑、乳化液、酸堿物質及少量重金屬(如鐵、銅、鋅)。這類污水若直接排放,會污染土壤和水體,還可能因油脂附著影響水生生態。針對其特性,需通過分階段處理實現達標排放。
機械加工污水的核心污染物及處理難點
機械加工污水的首要污染物是乳化油和浮油,這類油脂穩定性強,單純依靠沉淀難以去除,且會附著在處理設備表面,影響后續工藝效率。其次是金屬碎屑和懸浮物,若不提前攔截,可能堵塞管道或損壞泵體。此外,部分工序排放的污水呈強酸性或強堿性,需先中和才能進入生物處理環節,否則會殺死微生物。
不同加工環節的污水差異明顯:清洗工序污水含油量高但懸浮物少;切削工序污水含大量金屬粉末;電鍍前處理污水則含酸堿和重金屬,處理時需針對性調整工藝。
分階段處理工藝與關鍵設備
預處理:去除油脂與懸浮物
預處理的核心是“破乳除油+攔截雜質”。隔油池利用油水密度差分離浮油,對游離態油脂去除率可達80%;對乳化油則需在破乳池投加藥劑(如硫酸鋁),破壞油水分界面的穩定膜,使油脂凝聚上浮,再通過氣浮設備分離。某機械廠采用“隔油池+破乳氣浮”組合,污水含油量從500mg/L降至50mg/L以下。
同時,格柵和沉淀池用于去除金屬碎屑和大顆粒懸浮物。格柵攔截直徑大于5mm的雜質,沉淀池則通過重力分離細小金屬粉末,避免后續設備磨損。
核心處理:中和調節與污染物降解
經預處理的污水進入中和池,通過投加氫氧化鈉或鹽酸調節pH值至中性(6-9),為后續生物處理創造條件。對于含少量重金屬的污水,可在中和階段同步投加硫化鈉等藥劑,使重金屬離子形成沉淀,再經沉淀池分離。
生物處理單元主要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(如乳化液中的表面活性劑)。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,通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吸附分解有機物,適合機械加工污水的中低濃度有機污染場景。若污水中含難降解有機物,可增加水解酸化池,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,提高生物降解效率。
深度處理:保障排放與回用
若污水需回用(如零件清洗用水),需經深度處理。過濾設備(如精密過濾器、超濾膜)去除殘留細小顆粒和膠體;活性炭吸附塔可進一步降低COD和色度,確保回用水質穩定。某汽車零部件廠通過“生物處理+超濾+活性炭”工藝,污水回用率達60%,減少了新鮮水消耗。
排放前需經消毒處理,常用紫外線消毒或二氧化氯消毒,殺滅水中微生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山東中泰環保的定制化方案
作為山東中泰環保,我們針對機械加工污水特性提供集成化處理設備。設備集成隔油、破乳、中和、生物處理功能,占地小且適配車間布局;采用耐腐材質制作關鍵部件,延長使用壽命;配備智能控制系統,可遠程監控處理參數,出現異常及時預警。
相關資訊
相關產品